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聚焦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解读(三)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1日 06:55    作者:    来源:    点击:

编者按:在学校二次党代会开幕式上,唐峻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湖北文理学院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擘画新蓝图 开启新征程为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学校过去七年的工作进展,分析了新阶段学校发展面临的发展形势、奋斗愿景及发展战略,提出学校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为帮助大家深入理解报告,将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党代会部署上来,全面对标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精准施策,务实推进。校园网将分期对报告内容进行解读,供大家学习讨论。

 

关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采取以下8大举措,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规划建设创新团队,深化校内外多学科融合创新发展。建设20支左右“校内外资源充分融通、多学科深度创新融合”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为广大教师树立协同创新、共同进步的示范,为学校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持久动能。二是挖掘和提升合作成果成效,力争早日突破国家科技奖。设立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基金“国家科技奖培育专项”,积极对接著名高校、龙头企业和“影子冠军”企业,在医药、交通、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培育5-8个国家科技奖申报重点团队,力争早日突破国家科技奖。三是进一步抓好培育指导,推动关键科研指标不断提升。指导二级学院在关键科研工作上不断提升谋划布局能力、组织发动能力、务实推进能力、挖掘利用资源能力,不断提升“两早”(早规划、早起步)、“两多”(多帮助、多督促)、“两严”(严要求、严把关)工作质量和成效,在修内功和借外力上下足功夫,全面提高申报质量和竞争实力,推动关键科研指标不断提升。四是创新平台管理体制机制,积极争取部委创新平台。系统谋划科研平台顶层设计,优化整体布局,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更优条件和环境促进科研平台不断提升人才汇聚力和学科交叉度,催生更多标志性高质量成果成效,形成更突出的优势特色、更大的学术影响力和更强的产业服务力,努力把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等打造成为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科研平台。优化整合校内资源,融通融合校外资源,积极申报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积极与高水平高校、龙头企业开展联合共建,争取获批国家级科研平台。五是深化专利布局挖掘,促进成果转化效益明显提升。建设好我校“湖北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分站”,依托分站进一步推进与湖北省技术交易所等专业机构在科技创新与资源共享上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专业机构聚焦行业需求培育高价值科技成果、密切联系校企推进转化对接的促进作用。积极邀请行业企业高水平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来校指导应用性科技研发,提升成果技术价值,提高成果市场需求契合度,促进成果转化效益明显提升。六是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全面提升科研组织指导能力。督促和指导二级学院不断加强和优化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选好配好科研秘书。面向二级学院科研管理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总结、经验交流、部署指导,推动二级学院系统化做好科研工作谋篇布局和组织落实,全面提升科研管理服务的能力水平,在重要科研指标、重要科技成果和专家资源挖掘利用和作用发挥上不断提高布点谋划能力和推进落实能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管理服务质量高的科研管理服务队伍。七是优化科研绩效考核,增强科技创新发展新推力。围绕学校和地方高质量发展需要,结合教育部省级高水平大学、学科监测指标体系等上级新精神、新要求、新导向,学校将不断优化科研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突出高质量科研成果成效的政策导向,坚持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并重,加大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和成果奖的考核激励,引导教师结合自身学科特点、研究优势做好个性化科研发展规划,树立科技自立自强精神,紧密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开展“顶天”研究,深度结合地方发展需要开展“立地”服务,更加关注国家重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工程、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国际国内标准编制,积极服务国家“急难险重”,产出更多更好的标志性成果。八是深化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合作,促进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引导和鼓励二级学院和科研骨干积极参与国际科研平台建设、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发起成立或加入国际学术组织与联盟,积极争取在国内外专业性组织任职,担任国内外重要期刊负责人、国际重大比赛评委和裁判人员,不断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

通过采取以上8大举措,学校“十四五”科技创新拟实现以下8大目标:一是国家级科技项目突破100项;二是国家级重大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国家级科研平台等4项指标取得突破;三是科研总经费达到3.8亿元;四是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40项以上;五是新增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以上;六是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以上;七是获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达到25个以上;八是转化科技成果200项以上,成果转化收益突破1000万元。


关于全面提升开放发展能力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采取10项措施,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地方成效更大彰显。

1.与襄阳市相关部门、县市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升级协同协作齐抓共管机制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明确主攻方向,设定合作目标,确定责任部门,建立定期交流、协同协作齐抓共管新机制,聚焦地方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开展务实合作。

2.规划建设县(市区)研究院,打造一体化、集约式、高水平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平台以“聚焦产业,创新引领,精准服务,合力共进”为理念,规划建设一批县(市区)研究院等科技服务平台。统筹推进研究院与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双百行动计划”服务点、教学实习实训点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研究院与校内科研平台、创新团队、教育资源紧密衔接,努力构建形成“校内外联动 一体化发展”的产教深度融合体系。

3.绘制襄阳市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分布图,聚焦重点方向挖掘和提升合作新成效积极对接龙头企业和“影子冠军”企业不断深化合作,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联合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形成一批有重大技术含量、重要市场价值、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标志性成果,为申报获批国家科技奖和省部级一等奖及国家和湖北省重大重点项目奠定扎实基础。

4.绘制我校科技创新团队、科研骨干及重要研发领域分布图,系统高效精准拓展服务合作新深度采取定期走访宣传科研平台与科研成果、主动推介创新团队与科研骨干、共同挖掘技术难题与合作项目、合力推进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等一系列举措,建立系统布局、高效对接、精准响应的高水平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5.经常性组织开展“教授博士企业行”,提高谋划推动产业发展新能力。经常性组织科研骨干、科技团队深入企业生产研发一线开展调研交流,精准掌握企业科技发展现实需求,促进学校人才链、创新链与地方产业链、需求链更加紧密对接,推进校企联合科技攻关团队建设发展。

6.加强与知名高校在襄科研机构合作,催生更多标志性新成果以共建“湖北襄阳实验室”为抓手,积极与知名高校在襄科研机构开展横向合作,打造优势互补的校际联合科技创新团队,在合作共进中发挥我校优势特色,培育新的增长点,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创新水平,催生出更多更好标志性成果成效。

7.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用,促进成果转化新提升着力建设好我校“湖北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分站”,进一步推进与湖北省技术交易所在科技创新与资源共享上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分站聚焦行业需求培育高价值科技成果、密切联系校企推进转化对接的促进作用。

8.建好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谱写文化传承创新新作为组织编纂《襄阳通史》《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研究》等系列著作,举办襄阳历史文化国际性高峰论坛,积极参与襄阳历史文化影视作品拍摄,助力襄阳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积极争取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9.聚焦地方需求打造新型智库,做出助力地方发展新贡献紧密围绕省市重点战略、重大问题、重要工作,精心研究策划智库选题,组建课题组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数据,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不断提高《智库要报》等智库成果质量。

10.不断优化科研绩效考核,增强服务地方发展新推力不断优化科研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突出对地方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和重要价值的应用性成果政策导向,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更加关注围绕地方高质量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

 

关于着力建设一流学科

一流学科建设要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特色一流为导向,以学科群建设、学位点建设为抓手,分层分类推进学科建设,提升学科育人水平,强化学科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筑牢学科优势与特色。

一、建设目标

到2025年,形成以工为主、文理支撑、交通特色、医学优势、突出应用、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与交通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相适应的学位授权点布局,学科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1.在学科水平上,建设好3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提升临床医学ESI全球排名前1%的位次,工程、化学ESI学科潜力值超过60%,力争1-2个学科进入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2-3个学科跻身省属高校前5名。

2.在学位授权点建设上,新增学硕点3-4个、专硕点12-13个,硕士点总数达到20个,拓展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实现硕士点覆盖我校所有学科门类。力争1-2个学科达到博士点申请基本条件。确保参评硕士点全部通过专项评估。

二、建设举措

1.实施“优势学科卓越计划”,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食品科学与现代康养”“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承创新”等3个湖北省“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群,一是以主干学科带动支撑学科协同发展。营造共建、共享的学科生态,通过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带动学科协同发展。二是发挥学科交叉催化剂作用。在网联汽车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建造与数字化、生物活性组分与膳食功效评价、地方文献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加快实现知识生产到技术转化、服务落地。三是持续提升ESI学科影响力。引导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深化与高水平学术机构合作,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科影响力。四是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重点培育机械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实施“重点学科提升计划”,加快推进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一是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大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优先推荐重点学科学术骨干竞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项目。二是加强学科专业支撑。以一流专业、专业认证为导向,加大重点学科相关专业建设力度。在省教学成果奖申报中,统筹考虑申硕基本条件,确保拟申报学位点达标。三是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围绕重点学科,建设一流科研平台,组建一流科研团队,培育一流科研成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智库服务能力。在省科技成果奖申报中,统筹考虑申硕基本条件,确保拟申报学位点达标。四是加强学术交流合作。积极举办或承办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支持重点学科师生开展多种形式学术交流。

3.实施“学位点扩容提质计划”,夯实研究生教育发展基础。一是做好新增硕士点三年建设规划。对照专项评估指标,组织新获批9个硕士点编制三年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二是谋划学位授权点增列。开展硕士点对标达标分析,学硕重点考察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地理学、临床医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专硕重点考察护理、会计、体育、土木水利等专业。学位点动态调整优先推荐理学类硕士点,补齐创大硕士点布局短板。三是拓展硕士专业学位领域。重点考察机械专硕类别增设车辆工程、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教育专硕类别增设学科教学(思政、数学、物理、英语、音乐、美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领域。四是做好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组织硕士点自我评估,建立凸显我校优势特色的自我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科学编制《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和《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关于着力培养一流研究生

深化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构建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建立招生计划竞争性分配机制,加强优质生源基地共建,完善研究生多元化奖助学金体系,持续提升生源质量,积极扩大办学规模。

创新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完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体制,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的育人模式,落实“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联合培养基地相结合、与导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增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彰显培养特色,实现高质量就业。积极探索双导师(团队)联合招生和指导制度,加强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研究生海外交流合作,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探索并推进与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完善研究生教育保障体系。实施研究生质量工程,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1512工程”,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健全学校、培养学院和导师三级质量管理机制,落实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责任;完善导师遴选、培训、考核和退出机制;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完善质量评价机制;完善督导机制,加强质量监督,严格规范管理,严处学术不端行为,培育优良学风;加强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到2025年,在校研究生达到1000人以上,新建5-8个省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基地)、2-3门省研究生优质课程、2-3门省专业学位案例库;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8-10项;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50件;发表代表性论文180篇以上;毕业率97%以上,授予硕士学位率95%以上,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率95%以上。

 

供稿:科技处 研究生处